教学科研活动

菠菜中检铁的误区

2015-05-13 00:00

 乔金锁: 《化学教学》2014年第11期徐超成老师写的“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化学选修课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实施”及其他论文中,“菠菜中铁元素的探究,”存在几处需要商榷之处。

问题1用HNO3氧化Fe2+为Fe3+,通过与KSCN生成红色配合物鉴别Fe2+的存在是否可行

《化学教育》2011年第2期周改英[1]在论文中强调,使用HNO3氧化Fe2+为Fe3+,通过与KSCN生成红色配合物鉴别Fe2+的存在不可行。原因是稀HNO3有强氧化性会破坏SCN-,该实验的最佳氧化剂有待进一步探讨。《分析化学》[2]第56页,在鉴别Fe3+的条件中指出“酸化不能用硝酸,因为硝酸有强氧化性会将配体SCN- 氧化。然而,周小凡[3]、刘永梅[4]等许多化学教师,在引导学生检验二价铁的还原性,或将Fe2+转化为Fe3+通过KSCN鉴别Fe2+的存在时,大多采用HNO3作为氧化剂。对于HNO3能不能作为以上实验的氧化剂,目前,在不少化学教师中存在争议。

      我们就“用HNO3氧化Fe2+为Fe3+通过与KSCN生成红色配合物鉴别Fe2+的存在”是否可行,进行了实验探究。试图找到用HNO3作氧化剂鉴别Fe2+存在的适宜条件,以达成对该实验的共识。